基金要做一颗市场化的螺丝钉
信息来源:louoo.com 时间: 2012-12-18 浏览次数:555
基金公司股东、高管和广大从业人员必须尽快适应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心理上的落差,放下对以往“光辉岁月”的眷恋,收拾起对于“风光不再”的失望心情,认真思考并选择符合市场化发展的模式和策略,习惯于做一颗紧紧楔入市场化改革这条大船的螺丝钉。
证券时报记者 金烨
再过两个月2012年便将步入尾声,今年对中国基金业而言,既是改革创新措施频出的变革之年,也是基础市场不振、基金销售萎靡的困顿之年。尤其对不少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市场化改革虽然为其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业务选择,但相对有限的人才储备和资源积累令中小基金公司依然难以在短期内利用新业务摆脱生存压力,相反,大公司在其雄厚实力支撑下四面出击,行业马太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中小基金公司的生存压力不降反升。
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业务停滞不前,股东与经营层矛盾突出,前台从业人员悲观沮丧,骨干和高管向其他行业流动频繁。在一些行业聚会场合,负责前台业务的基金公司高管们围着转岗负责后台的副总和督察长表示恭贺,对其远离业务压力的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事实上,这种情况折射出的正是市场化改革给行业带来的阵痛,在基础市场连续数年疲软的外部压力叠加下,这种阵痛可能来得更加剧烈、更加持久。
放开产品审批管制、进一步扩大基金公司业务范围、降低基金公司准入门槛、逐步实现基金公司组织形式多元化、拟允许私募基金在一定条件下发行公募产品等等,这一系列措施从长远看必将显著提高中国基金业市场化程度,提升基金管理公司在市场化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但从短期来看,也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促进基金行业结构分化,迫使部分基金公司重新审视其传统的发展模式,制订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基金公司的优胜劣汰,正是市场化改革题中应有之义。
值得注意的是,与西方成熟市场不同,中国基金业的发展路径是自上而下、先试点后开放、先做大再做强、从管制走向市场。在此过程中,基金公司一方面被赋予稳定资本市场、引导投资理念、为中国资产管理业规范发展进行示范的附加责任,另一方面也享受了作为行政管制下特种行业的制度红利,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其先进规范的制度和快速扩张的潜力一度使基金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皇冠上的明珠。但正是由于这种发展路径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基金业现在必须回过头来补足市场化的必修课,更加深刻地体验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激烈,在业务多元化、竞争主体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市场上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模式,夯实行业发展的市场化基础。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基金公司股东、高管和广大从业人员必须尽快适应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心理上的落差,放下对以往“光辉岁月”的眷恋,收拾起对于“风光不再”的失望心情,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认真思考并选择符合市场化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或许当整个基金行业真正在心态上走下神坛、在发展策略上立足市场、在经营模式上考虑长远,习惯于做一颗紧紧楔入市场化改革这条大船的螺丝钉,中国基金业将获得更加长远而健康的发展。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螺丝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