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这句雷锋写在日记中的朴实话语,是市委组织部非公党建工作科副科长刘越反复诵读并始终铭记在心的座右铭。来到市委组织部工作的六年来,刘越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立志做新时代“雷锋式”组工干部,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落在平常,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全市组工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01
干部教育工作是刘越进入组织部工作后承担起的第一份工作。作为一名组工新人,刘越立即投入到积极学习、不断提高当中。在繁忙的工作当中,他挤出时间,利用各种机会向书本学政策、向领导学经验、向同事学干劲,不断提高业务本领,逐渐成长为科室骨干。2018年,刘越全程参与了《2018-2022年抚顺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起草制定工作,在继承全国、全省规划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将“雷锋精神”写入我市的规划之中,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必修内容,也为规划的落实落地注入了抚顺特色和生机活力。为了高质量完成《培训规划》的起草制定工作,刘越作为骨干力量,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废寝忘食地查阅相关资料,细致入微地进行沟通落实,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2020年是实施五年规划的中期节点。为更好地迎接省委组织部组织规划中期评估检查,清晰全面地反映全市各级干部参训成果,刘越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思考,主动创新,将评估要求和重点内容细化为表格,形成《干部教育培训量化指标》,使考评工作更加直观、更具操作性。这一创新性做法获得省委组织部肯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顺利通过评估,并在当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考核中位列第一。
02
2021年,正值“换届年”的重要时期。刘越先后被抽调参与县、乡、村三级班子换届的风气监督(换届指导)工作,以及市、县、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推选工作。作为风气督导(换届指导)组联络员,刘越承担着承上启下、沟通衔接、文字综合等多重工作任务。面对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刘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在督导期间先后赴清原开展实地督导31次,覆盖14个乡镇、15个村和6个社区,召开座谈会38次,调阅文件200余份。
刘越的督导工作不仅做得实,还做得巧。他深入到清原的乡镇、村和社区,严格按照换届要求和组织纪律进行督导工作。同时,他还特别讲究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刘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三个在先”工作法,即沟通协调在先、学习培训在先、指导提示在先,与清原各级党委密切配合,以实地督导指导推进各方面责任落实,在督导过程中,不仅提出明确要求,而且还给出意见建议,让基层的工作更加标准和规范,确保了换届工作的圆满成功。同时,作为统筹推进组成员,刘越还全程参与了人大代表推选方案的制订、代表的层层推选及审核把关等工作,负责组内协调、材料审核、文稿起草、纪实存档等工作。推选工作结束后,他牵头负责市人大代表“一人一档”建档工作,共形成各类档案17盒、29本、103份、8900余页,所有档案均有目录、标签、标注,档案达到“全程纪实、可追溯、可倒查”的标准,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好评。
03
2022年7月,刘越被调到非公党建工作科。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刘越以一如既往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当中,一边学习基层党建的各项政策规定,一边熟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台账,尽快掌握基本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刘越主动走进基层,深入全市民办学校、民营企业等非公党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凭借踏实的脚步、务实的作风,刘越不仅在极短的时间里熟悉了非公党建工作,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还圆满地完成了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和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两项专题调研,形成了两份调研报告,上报省委组织部,为提升我市非公党建工作奠定基础。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繁重的任务、经常的加班,早已成为刘越的工作常态。而刘越始终坚守着对组织的忠诚和对组工事业的热爱,常年如一日地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尽忠职守。“工作无论轻重、无论大小,只要党需要,就要把自己‘拧’进去,坚守岗位、发挥作用。”刘越说,他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撰稿?|?邵可欣
责任编辑 | 王宁宁
编辑?| 孙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