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汪海波
地点:沭阳县章集街道黄仓庄村
“从小我就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今天我来照相馆与雷锋的肖像合影,纪念雷锋精神对我的鼓舞。”3月3日,学雷锋纪念日前夕,家住沭阳县章集街道黄仓庄村的汪海波专程前往照相馆拍了一张与雷锋肖像的合照。
汪海波今年已经60岁了,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他一条腿有些不方便,平时出行需要依靠拐杖辅助行走。小时候,汪海波也曾因为和其他孩子不一样而悄然落泪。汪海波的老师用雷锋的故事勉励他努力学习,不能因为身体缺陷自暴自弃。
成年后,汪海波常常想起老师的教诲,雷锋曾在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做过驾驶员,汪海波也决定学习驾驶技术,买了一辆三轮“马自达”养家糊口。在工作之余,汪海波仍在努力学习,很快掌握了机械修理、裁缝、书法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话语常常在汪海波耳边萦绕,汪海波经常义务为他人写婚联,修理机械。1985年,因为汪海波乐于助人的品质,被评为沭阳县文明户。
在数十年的载客过程中,汪海波多次拾金不昧。某乘客手机丢在了车上,汪海波主动联系乘客归还,还有乘客将装有现金的包裹留在车内,汪海波在乘客下车的地方四处打听,最终找到失主。今年2月6日晚7时许,汪海波准备收工回家吃饭时,4位市民因错过了公交末班车而焦急万分,汪海波了解情况后,将四人送到了家门口,只收了与公交收费差不多的车费。
汪海波从未觉得自己是个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认识汪海波的亲友则认为汪海波是个“能人”,他能写得一手好字,能修理一些常见的机械故障,甚至还能教导别人如何裁剪衣服,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是村里的志愿者,婚丧嫁娶迎来送往中他是写礼单的“账房”师傅,左邻右舍有困难他的车随叫随到。
“和雷锋肖像合影,也算是圆了儿时的梦,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我勇于打破身体的枷锁,做一个有用的人。别看我已经60岁了,但是我还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汪海波说。(丁遥)